第十六章 酒肆縱論天下事
(2/5)“正因為未開發(fā),才是大有可為之處。”李琰眼中放光,“江南水網(wǎng)密布,土地肥沃,若興修水利,推廣新式農(nóng)具,必成天下糧倉。屆時南糧北運(yùn),可解關(guān)中饑饉之苦?!?/p>
杜如晦若有所思:“新式農(nóng)具?你在渭南用的那種曲轅犁?”
“不止于此?!崩铉秸f越興奮,“還有水車、筒車等灌溉工具,可大幅提高農(nóng)作效率。晚生已繪制草圖,明日可呈給杜相?!?/p>
杜如晦為他斟滿一杯酒:“那吏治呢?如今官員貪腐,如何解決?”
“高薪養(yǎng)廉,此其一?!崩铉溃皣?yán)刑峻法,此其二。但最重要的是改革考課制度,不能只看政績,更要看民意?!?/p>
“民意?”杜如晦似乎對這個詞很感興趣。
“就是百姓的評價?!崩铉忉?,“可設(shè)匿名投書箱,讓百姓評價地方官政績。還可派巡察使暗訪,不能只聽官員自己上報?!?/p>
杜如晦撫掌笑道:“好個‘匿名投書箱’!此法大妙!”忽然壓低聲音,“但這些改革,勢必觸動許多人的利益。若遭反對,當(dāng)如何?”
李琰沉吟片刻:“可先找一地試點(diǎn)。若成效顯著,再推廣全國。反對聲自然平息?!?/p>
二人越談越深入,從吏治談到科舉,從軍事談到外交。
李琰既有現(xiàn)代知識打底,又結(jié)合唐代實際,提出的建議往往讓杜如晦眼前一亮。
酒過三巡,杜如晦忽然問:“郎君對當(dāng)今太子如何看?”
李琰心中一凜。
這是最敏感的話題了。
歷史上,李承乾最終被廢,卷入這個話題極其危險。
他謹(jǐn)慎地回答:“晚生一介布衣,豈敢妄議儲君?”
杜如晦目光如炬:“此處只有你我二人,但說無妨?!?/p>
李琰只得硬著頭皮道:“太子年輕,若有賢師輔導(dǎo),假以時日,必成明君。”
“賢師?譬如誰?”“譬如...房杜二相。”李琰巧妙地把球踢了回去。
杜如晦哈哈大笑,不再追問。
本章未完,點(diǎn)擊繼續(xù)閱讀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