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:回憶往昔破謎局
(1/1)林間夜風輕拂,殘火余燼在微光中閃爍,映得碑面斑駁如舊。眾人已倦極,各自倚石而眠,唯有徐弘祖仍盤坐于碑旁,手中火折子微光如豆,照出他眉宇間沉思的紋路。
他緩緩翻開布袋中的筆記,紙頁泛黃,邊角微卷,墨跡依稀可見。那一頁,是他年少時所記,字跡尚顯稚嫩,卻因一筆一劃皆出于心,至今仍清晰可辨。紙上所繪,乃一幅水文圖,圖中水流蜿蜒,似有靈性,而圖中一只展翅之鳥,與眼前碑上圖騰,竟如出一轍。
他指尖輕撫那鳥形圖案,心頭一震,記憶如潮水般涌來。
那是他十六歲那年,初涉江湖,尚不知世間山川之壯闊。彼時,他在江邊偶遇一位游方僧人,僧人須發(fā)斑白,手持竹杖,步履輕盈如踏水而行。僧人見他駐足江畔,凝視水流,便駐足與他攀談,言語間談及水之形、道之跡,言辭玄妙,卻字字皆含真意。臨別時,僧人曾在他掌心寫下一句:“水之形,亦為道之跡。若得其理,便知天地之機?!?/p>
那時的他,尚不甚明了其中深意,只覺僧人言語如謎,卻未深究。如今,碑文與筆記交疊眼前,他才恍然驚覺,那句看似玄虛之語,竟藏有天地之理。
他將火折子稍移,使微光更清晰映出碑面。水文符號排列雖風化,但其走向仍可辨識。他取出筆墨,就著火光,在紙上勾勒碑文圖騰,并將碑底那串數(shù)字代入水文圖中。筆尖輕劃,數(shù)字與水流路徑一一對應,竟形成一條隱秘水道的輪廓。
他低聲喃喃:“原來如此……”
一旁守夜的隨從聞聲,輕輕抬頭,低聲道:“大人,可是有發(fā)現(xiàn)?”
徐弘祖未答,只將筆記合上,目光沉靜如水。他心中已有一條清晰脈絡(luò):碑文非為銘功,而是古人以水為道,刻下指引之跡。那鳥形圖騰,應是象征水源之眼,而水文符號,則是通往某條古道的路徑。
他緩緩起身,走向碑后,將石板邊緣重新掩埋,以防夜風侵蝕。隨從見狀,亦默默起身,協(xié)助他將泥土填平,掩蓋痕跡。
“明日再行詳查?!彼吐晣诟溃Z氣堅定。
隨從點頭,低聲應諾,隨即退至火堆旁,繼續(xù)守夜。徐弘祖則背靠石柱,緩緩閉上雙眼,火光映出他眉宇間沉靜的輪廓。
他心緒卻未沉寂,思緒如水,緩緩流淌。
那僧人曾言:“水之形,亦為道之跡?!彼敃r不解,如今才知,古人以水為鏡,觀天地之變,以形為記,藏山川之秘。碑文非為后人憑吊,而是前人以智慧刻下的指引,若非他年少時有幸得遇高人,今日恐亦難解此謎。
他緩緩睜開眼,望向夜空。月光透過枝葉灑落,映出碑面斑駁的紋路。他取出火折子,將今日所見所思盡數(shù)記錄,筆尖滑動,字跡工整。
末了,他輕輕合上筆記,低聲重復僧人之言:“水之形,亦為道之跡……”
他閉目養(yǎng)神,火堆最后一絲余燼緩緩熄滅,林間重歸寂靜。唯有那碑上的鳥形圖騰,在月光下仿佛微微顫動,似欲振翅高飛,指引著未知的方向。
而他,已知那方向何在。
本章結(jié)束,點擊繼續(xù)閱讀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