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:黑暗機關現(xiàn)端倪
(1/2)霧濃如漿,山道盡處斷崖橫亙,徐弘祖立于石脊,右臂血痕已凝成黑線,順袖口垂落滴于巖隙。他攤開左手,斷裂銅牌握在掌心,斷口處齒輪紋歪斜,與昨夜崖頂所見殘符如出一轍。指尖撫過刻痕,非年久磨損,乃刀鑿斧刻,刻意毀形——此非避人耳目,是斷盟立誓。
他俯身,將銅牌輕抵崖邊石縫。凹槽隱現(xiàn),形如鎖鑰。自懷中取出魯班鎖,榫頭微顫,緩緩嵌入。咔一聲輕響,石面震動,井口自腳下裂開,深不見底,壁上倒刺森然如齒。機括回轉,斜下甬道漸露。
徐弘祖以布條再緊肩傷,咬牙步入。
甬道幽深,足底觸感由石轉木,再往前,木板接縫處微有彈動。他頓步,伏地側耳——遠處傳來規(guī)律踏響,竹節(jié)相叩,青銅關節(jié)輕磨,每十二步一停,復始如環(huán)。他取出袖中殘頁,乃昔日所錄星圖,對照節(jié)律,默數(shù)其步。第七步落定,第八步未起,半息之間,他貼壁疾行,身形掠過三具傀儡巡守,避入側室。
室內無燈,唯中央立一青銅數(shù)盤,徑三尺,刻天干地支,八卦分列,數(shù)十銀絲自盤面引出,穿墻而去。徐弘祖知此為控樞,觸之必警。他蹲身,以炭筆就地繪圖,依“太乙逆推”之法反演序列。干支輪轉,九宮飛星,終得甲子為總鑰。
他取斷裂銅牌為撥具,輕抵盤心“甲子”位,緩緩左旋三度。
數(shù)盤微震,銀絲頓松。外間踏聲齊止。
正欲細察,忽覺足底微顫。抬頭,洞頂砂石簌簌而落。自毀機關已啟。未及起身,側門轟然洞開,十余傀儡涌入,目燃幽光,臂藏機弩,圍逼而至。
徐弘祖疾退,目光掃過兩具倒地傀儡,拆其胸腔,取出風箱構件。再尋壁角松脂殘跡,以火折引燃,投入拼接氣道。熱流升騰,氣旋驟成,卷起砂石碎木,如龍卷橫掃??芰⒆悴环€(wěn),接連翻飛,撞壁碎裂。
他借勢躍出,穿廊而入主廳。
廳廣十丈,四壁鑿龕,皆立傀儡,形態(tài)各異,或執(zhí)斧,或持弩,靜立如軍陣。中央地面凹陷,環(huán)刻符文,一道深溝引自地脈,熱氣微涌。溝心平臺上,一具戰(zhàn)車緩緩升起。
高逾丈,四足如牛,關節(jié)處青銅咬合,行走無聲。雙目赤光流轉,額嵌一方幽黑金屬,表面紋路如星屑凝結,隱隱發(fā)燙。車體刻滿符文,徐弘祖一眼認出——與戰(zhàn)國竹簡所載“音律鎮(zhèn)魂陣”同源,以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調氣,可亂機關神機。
他取竹笛銜唇,指按宮、角、羽三音,短促連吹。
戰(zhàn)車四足頓止,赤目微黯,關節(jié)咯吱作響,似有內斗。徐弘祖趨前,伸手探其核心。
指尖觸鐵,如觸雷火。
那隕鐵——與夜郎地宮磁粉中所見碎片,紋路完全一致。非同礦脈,乃同源之物。地宮古人以之參悟天工,順水導流,而今竟鑄為殺伐之器,驅動傀儡,屠戮匠人。
他指節(jié)收緊,心中如雷擊。
“你懂什么?”低沉嗓音自暗處傳來。黑袍人自高臺緩步而下,面容覆于兜帽之下,只露半截鐵灰胡須。他抬手,輕撫戰(zhàn)車,口中低吟,音調詭異,與徐弘祖笛聲相逆。戰(zhàn)車赤目復亮,四足微動,關節(jié)發(fā)出金屬咬合之聲。
徐弘祖再吹笛,三音交替,戰(zhàn)車動作再滯。黑袍人冷笑,音律陡轉,竟以喉音模擬五音錯亂,戰(zhàn)車核心嗡鳴,隕鐵發(fā)燙,赤光暴漲。
徐弘祖急退三步,肩傷崩裂,血染半袖。他知此物非僅靠音律可控,必有樞鑰藏于別處。目光掃向戰(zhàn)車底部,見一銅管引線自核心延伸,沒入地溝,通向東南角石龕。
本章未完,點擊繼續(xù)閱讀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