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病好了是神跡,病沒好是心不誠?
(1/5)信念的潮水一旦決堤,便勢不可擋。
阿石幼弟痊愈的消息像長了翅膀,一夜之間飛遍了鄭府的每一個角落。
次日天不亮,洛神音的偏院外便已人潮洶涌,一張張或焦灼或期盼的臉,都為了那傳說中能起死回生的灶君香灰而來。
洛神音看著這般景象,心中卻無半分竊喜。
她深知,信念是水,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
不受約束的狂熱,只會招來毀滅。
她喚來阿籮,當(dāng)著所有人的面,聲音清冷而堅(jiān)定地立下了“三不取”的規(guī)矩。
“第一,不取孩童供奉。”她的目光掃過幾個被大人推搡著上前,手里捧著銅板卻滿眼懵懂的稚子,“灶君護(hù)佑未來,而非索取未來?!?/p>
“第二,不取病危者香火?!比巳褐幸魂囼}動,幾個抬著門板、氣息奄-息的病人家屬面露絕望。
洛神音語氣不變,“天道有常,生死有命。灶君只助有緣人渡厄,不逆陰陽定數(shù)?!?/p>
“第三,不取孤寡全壽?!彼聪蛞晃话装l(fā)蒼蒼的老者,“老有所終,是福報(bào)。灶君不奪世間圓滿。”
三條規(guī)矩一出,人群頓時安靜下來,狂熱中多了一絲敬畏。
這哪里是趁火打劫的巫祝,分明是心懷慈悲的神使。
緊接著,洛神音親手在香壇旁的木牌上寫下八個字:“心誠則應(yīng),非藥可量”。
她又命小蟬取來筆墨紙硯,設(shè)下一本“神驗(yàn)簿”,凡是求得香灰后病癥好轉(zhuǎn)的,都要由小蟬親自記錄其姓名、病癥,以及當(dāng)初許下的禱告詞,供后來者傳閱。
這一套組合拳下來,原本混亂的場面頓時變得井然有序。
而那坐在香壇角落里的老龜頭,每日里瘋瘋癲癲,口中念叨著誰也聽不懂的“神語”,卻成了意外之喜。
阿籮心細(xì),竟從他那些顛三倒四的胡話里,聽出了幾句諸如“斷腸草配三七,活血化瘀”“金銀花并連翹,清熱解毒”之類的草藥配伍。
阿籮如獲至寶,當(dāng)即記下,對外宣稱這是“灶君暗授秘方”。
一時間,洛神音的藥房香火鼎盛,威望日隆,儼然成了鄭府的另一處權(quán)力中心。
本章未完,點(diǎn)擊繼續(xù)閱讀->>